排水管道非開挖修復的基本目的是采用少開挖或不開挖地表的修復技術對損壞的排水管道進行局部或整體修復,使其恢復原有功能。
在我國,管道非開挖技術最初主要用于公用地下管線工程,隨后在沉管搶修和結構性損壞的預防性修復工程中逐漸得到應用和推廣。
目前,包括從國外引進及自主開發用于排水管道修復的非開挖技術種類繁多,其中不乏先進技術。隨著科技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以后也會有更多的技術被采用。
局部內襯法為局部性修復技術,即只針對管道內存在的破損點位進行修復,具有無需地面開挖、對交通無影響、不擾民、針對性強、工程量小、時間短、工程造價低的顯著特點。
主要針對污水管道存在的管道裂縫、管道局部破損、接口錯位、管道滲漏等缺陷特征,結合缺陷部位的特點,修復工作方法采用局部修補的方法更為合理和經濟,擬采用局部內襯法對管道內部的漏損點進行修補。
選擇軟質玻璃纖維或聚酯纖維氈作為內襯原料,在其絨面涂抹合成樹脂漿,通過專用修補器具,將修補原料送入管道內部,利用CCTV攝像系統進行定位,修補器具到達管道破損位置后利用氣囊壓力將合成樹脂與管道內壁貼合,待聚酯纖維氈固化后即完成管道修復。
1、對有問題的管道實施堵水、降水,進行管道清淤和高壓水清洗。
2、對管道進行內窺檢測,確定破損位置和需要修復的尺寸。
3、裁剪玻璃纖維材料,計算樹脂用量,按照一定的比例,時間、混合,攪拌。
4、將混合樹脂與裁剪好的玻璃纖維材料進行碾刮、浸潤。
5、把浸潤好樹脂的玻璃纖維安裝在修補器上。
6、修補器準確導入管道內的破損位置。
7、連接充氣裝置對修補器打壓充氣到額定工作壓力。
8、在混合樹脂的凝膠時間內保持修補器的壓力。
9、修補器放氣,撤離,凝膠固化后的玻璃纖維緊密粘貼在管道內壁上。
10、管道內窺設備對修復面進行檢查,修復工作完成。
由于需要將合成樹脂與管道內壁貼合管道,并固化后形成新的保護層,因此需對管道進行修補的相關管段進行必要的疏通與清洗,以保證管道修復
效果。
1、局部內襯法修補法適用性強,可在不停水的情況下進行修補,整個修復過程工作人員無需進入管道,安全可靠,無須開挖,利用現有檢查井就可以完成修復工作。
2、施工時間短,由于修復材料固化時間短,從樹脂混合到完成局部內襯修復僅需數十分鐘,可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工作
3、操作方法相對簡單,常溫固化,無需加熱或紫外線等外加能量
4、材料耐酸堿腐蝕,水密性強,粘結性高,固化玻璃纖維局部內襯修復厚度3毫米,修復后的管壁光滑,可提高通水能力,適用于混凝土及陶土管材
5、適用于管徑:150mm—1200mm特殊配方混合樹脂,在潮濕的地下或帶少量水流情況下作業,無害施工,經濟環保。
雙脹圈內襯主要用來修理大口徑管道(管徑不小于800mm)接口處漏水,大致修復流程:根據管道的內徑,首先在工廠定制不銹鋼壓條和橡膠條,然后進入管道安裝,先手工固定橡膠條,接著通過擴張器,用不銹鋼條壓住橡膠條,從而完成管道局部防滲修復,必要時還可以對管道滲漏處進行注漿處理。
確定作業段——管道斷水——管道清洗——襯管作業——QV 潛望鏡(或拍照留檔)——路面恢復。
1、確定需要雙脹圈修復管段,在待修復管段上下游各一個檢查井內放置阻水器,保證待修復管段內臨時斷水;
2、將管道內清洗干凈;
3、由于管徑>DN800由工作人員直接進入管道確定修復位置
4、準備好雙脹圈內襯材料,先將環狀橡膠內襯于管道缺陷表面,再將鋼套環緊貼環狀橡膠使其固定管道表面工序結束后,確認漏水點全部止水。
5、QV 內窺檢測(或人工拍照),確定管段修復后,缺陷是否已修復,作下記錄
6、路面恢復;
7、整理竣工資料,備案。
1.安裝橡膠圈
2.拼裝鋼套環,鋼套環一般由兩片組成一個環狀,使鋼套環緊壓橡膠圈
3.再通過專用擴張器使鋼套環壓緊橡膠圈
4.固定,在鋼套環中間墊入墊片固定
5.修復前后效果圖
內襯鋼套環修復管徑選擇:
(1)、內襯鋼套環設計時,首先要確定原管道的管道直徑,確保鋼套環外徑被修復管道的內徑之間的修正關系。
(2)、采用雙脹圈局部內襯法施工時,鋼套環的設計制作寬度必須滿足修復管段缺陷處的中心長度。
(3)、鋼套環內襯管與舊管道一起組成復合管道使用,內襯管設計壁厚滿足舊管道損壞地下水的滲漏壓力要求。
CIPP(cured in place pipe)簡稱現場固化法,是將浸滿熱固性樹脂的氈制軟管用注水翻轉的方法將其送入舊管內后再加熱固化,在管內形成新的內
襯管的一種非開挖管道修理方法。
主要針對污水管道存在的管道嚴重老化腐蝕、管段多處破損、滲漏及管段較長裂縫等缺陷特征,結合缺陷部位的特點,擬采用整體CIPP修復法對管
道內部的進行修復。
材料:
無紡布軟管和熱固性樹脂,在出廠前由施工單位進行樹脂含浸。
安裝工藝:
在施工之前我們根據管道內部情況確定是否拖入一條預處理塑料管。安裝時使用水來使內襯軟管翻轉推入待修復管道,水的重力將使內襯軟管緊密貼合于待修復管道內。通常使用架在檢查井上方的腳 手架來翻轉內襯軟管。之后通過循環加熱軟管內的水來使之固化。水翻轉工藝可以一次性修復幾百米大口徑的污水管道。
施工時間:
通常施工時間為6-12小時,一般情況下,每周可以完成2-3段管道的修復安裝。具體的施工時間取決于修復管道長度。
紫外線光固化技術是一種新技術,是在實際施工現場進行固化的管道內襯修復方面的一種工藝。在20世紀的80年代以來,第一個的紫外線光固化的商用襯管生產出來并在實際之中得到了安裝應用。
將灌浸含光引發劑的樹脂制成樹脂軟管用機械牽引拉入待修管道內,利用風機和空壓機使樹脂軟管膨脹并緊貼在舊管內,然后利用放入管道里的紫外燈光發光照射,使具有光硬化性的樹脂軟管固化成型,舊管內即形成一層高強度的內襯新管。
適用范圍:(管渠內徑300mm—1200mm)
主要針對污水管道存在的管道嚴重老化腐蝕、管段多處破損、滲漏及管段較長裂縫等缺陷特征,結合缺陷部位的特點,擬采用紫外線光固化修復法對管道內部的進行修復。
拉入舊管道,紫外線燈架放入玻纖軟管中,內置在紫外線燈架上前端的CCTV攝像頭監測玻纖軟管固化的全過程。
安裝工藝:
首先拖入一條內襯底膜,起到增滑及保護作用。之后將含浸光敏樹脂的玻纖內襯軟管通過絞車拉入,內襯管就位后通入壓縮空氣使之膨脹,與待修復管道貼合。隨后將紫外燈架拉入內襯軟管內,位動燈架至管道末端通過燈架的前置攝像頭做固化前的檢查工作,隨后將啟動紫外燈并將燈架拉回管道起端,內襯管隨紫外光照射完成固化。
施工時間:
通常施工時間為3-8小時,一般情況下,每天可以完成2-3段管道的修復安裝。具體施工時間取決于修復管道長度。